在深入理解了 USART(通用同步/异步收发器)的底层原理后,我们现在转向另一种广泛使用的串行通信协议:I²C(Inter-Integrated Circuit,读作“I-squared-C”或“I-two-C”)。我们将从最底层的物理电平开始,一步步揭示 I²C 是如何从两个引脚上的高低电平演化为一套完整、可靠、多设备共存的通信协议的。同时,我们会剖析其底层寄存器操作和库函数实现,并与 USART 进行全面对比,涵盖物理层、电气特性、协议结构、主从机制、时钟同步、错误处理、软件实现等多个维度。